为深入挖掘校史育人价值,创新校史宣传教育形式,精准简述校史故事,3月26日,档案馆(校史馆)组织召开“校史进课堂”专题研讨活动。活动围绕校史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展开。

专职讲解员王晓纯以《百年医脉 薪火相传》为题,以“一部家谱 五个故事”为主线,讲述了校(院)跨越百年的奋斗历程。回溯抗战时期,师生们身处纷飞炮火,却从未停下授课的脚步,在艰难处境中守护知识的火种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老一辈学者怀揣满腔热忱,凭借双手搭建起实验室,为医学教育事业奠定基石。步入新世纪,科研团队勇于担当,聚焦重大医学难题,全力开展科研攻关,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。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串联起校(院)波澜壮阔的发展脉络。

专职讲解员王莹莹以《四连冠》为题,深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一大老一辈防治专家们的抗疫壮举。在疫病肆虐、缺医少药的艰苦岁月里,他们怀着赤诚的医者仁心和无畏的奉献精神,凭借精湛的专业知识与坚定的理想信念,在齐鲁大地上打响了一场场荡气回肠的灭病“攻坚战”,创造了新中国防疫史上的“四连冠”伟业。时至今日,这份“四连冠”精神,仍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医防人在健康中国的征程上续写华章。

新入职王文文就序厅部分内容进行了试讲。

档案馆(校史馆)馆长许彦彬高度赞扬了宣讲的同志们的讲述,并从教学目标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互动等多个维度,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性意见。他指出,档案馆(校史馆)下一步工作一要把校史资源融入课程育人体系,开拓“校史+思政”教育新模式,将“校史进课堂”走深走实到各个团支部中;二要尽快完善校史授课大纲,积极整合各方资源,将校史课程打造成精品特色课程。
档案馆(校史馆)馆长许彦彬,副馆长张萌及全体人员参加会议。